1961年人工智能之父約翰麥卡錫就提出Utility Computing(效用計算)的目標。他認為:有一天,計算可能會被組織成一個公共事業,就像電話系統是一個公共事業一樣,計算能力將成為未來
1961年“人工智能之父”約翰·麥卡錫就提出Utility Computing(效用計算)的目標。他認為:“有一天,計算可能會被組織成一個公共事業,就像電話系統是一個公共事業一樣,計算能力將成為未來世界的能源之一”。
今天,這個構想已經成為現實。當前,5G、AI、大數據、AIGC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重塑世界,“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的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來。根據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算力規模將達6.8ZFLOPS,與2020年相比提升30倍。新一輪的算力革命,正在加速啟動。
算力正在像水、電一樣成為基礎設施,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動能。如何更好地調用算力資源、如何像做好電力分配一樣分配好算力,已成為當下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
在萬物智聯時代,數據就是生產要素,算力就是生產力。面向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市場,各行各業對算力和網絡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以算力網絡為代表的下一代網絡轉型逐漸成為產業各方共同關注的熱點。
但是,算力與網絡的結合并不是簡單的疊加,在實現算力網絡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算力資源和網絡如何有機整合?怎樣建立算力網絡交易平臺,實現算力即取即用?哪些廠商又將在算力網絡領域大展身手?
項目介紹
UtilityNet是由一群全球頂尖的技術極客為了致敬約翰·麥卡錫及解決當下算力網絡難題發起的基于AI的算力革命,并向Utility Computing(效用計算)發起挑戰,UtilityNet誕生。
UtilityNet是基于Utility Computing(效用計算)的愿景而創建的一個HPCS高性能分布式智算網絡,是一個更龐大、成本低廉且更加高效的龐大算力鏈網打造與收分發調度網絡,區別于傳統中心化算力網絡與云算力網絡,UtilityNet的目標是構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分布式智算網絡,為人類社會再一次的工業革命以及文明躍升奠定堅實的AI算力基礎。
項目亮點
UtilityNet采用的是獨創的HPos共識機制,HPoS是UtilityNet在基于PoW及PoS的基礎上,采用的一種新型的保障數字貨幣網絡安全以及相關算力提供者權益的共識算法。它既能解決PoW在挖礦過程中算力被使用在哈希運算從而產生大量能源過耗的問題,也能避免PoS權益分配下可能產生的“信任天平”偏頗的問題,更能保障大量提供給UtilityNet的AI算力可以真正被需要的用戶所調用和租賃,而不是將相關的算力只用于哈希運算。
代幣作用
UNC幣用來在其高性能分布式智算網絡中實現四個關鍵機制:交易、結算、激勵、治理,即開發人員或應用用戶在平臺上開發,測試,發布自己的AI應用及場景模擬等操作中,需要用到UNC幣來進行支付或獎勵。此外,個人用戶或者機構用戶調取UtilityNet網絡上的算力時也需要用到UNC幣進行支付。
UtilityNet的代幣經濟模型
代幣總量:10,000,000,000(100億)
在UtilityNet的創建塊分發中,1%作為DAO組織管理分配,1%作為技術節點管理基金分配,1%作為初始挖礦燃料,剩下的97%分配給UtilityNet礦工作為挖礦獎勵,用于提供AI算力、區塊鏈維護、分發數據、運行合同等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獎勵將支持多種類型的開采。
UtilityNet的產出規則是以每200天為一個出礦周期,每個周期減產5%,預計90個周期能夠產完97億枚。初始周期產量5億枚,每天產250萬枚幣。
在這,我們可以測算下當前的收益
則每日服務器產幣量:250萬枚×80%(扣除20%托管服務費)=200萬枚/天
-
每臺服務器全球統一零售價225,000元,每臺服務費需要燃料費UNC(36000U),則每臺服務器成本約等于485,000元;
-
當前全網共計253臺SG6智算服務器(318T/臺)參與測試網絡,則UNC價格為0.0664 U,可得出:
日收益=200萬÷253臺x 0.0668U=535.06 U≈3633元
回本周期=485,000元÷3633元≈133天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130天左右就能收回前期投資的成本,之后的每一天都是坐收收益,而且供不應求的算力市場會持續不斷的為整個生態創收,持有算力設備的用戶將會永久的享受算力時代的發展紅利。
UtilityNet主網上線時間
UtilityNet主網搭建初期將會基于BEP20(幣安智能鏈BSC)相關生態的核心層、服務層、應用層的整體架構來開發。隨著開發進度得到推進,將會陸續在ETH、Solana、波場等知名公鏈上開放測試。UtilityNet的目標是在測試期間綜合比對主流公鏈的測試效果,最后綜合AI算力調度的實際需求,集多個主流公鏈的優勢所長,來打造一條最適合UtilityNet自身需求的一條生態應用型公鏈。目前,已經開放BSC的測試激勵網絡,預計2024年初UtilityNet主網正式上線。
UtilityNet未來規劃
據說,UtilityNet開發至今近3年光陰,在開發階段獲得了來自全球眾多領域的AI算力共識者的大力支持。如今,UtilityNet已經搭建了完善的開發體系,成熟的商務體系,經驗豐富的運營體系等內部架構以及獲得了分布在全球的多個社區的支持。
1.0階段,UtilityNet的測試激勵網絡初期是搭建在BSC公鏈上,并經過一系列的評測選定了算能產品算豐智算服務器SG6-06-A22作為接入UtilityNet網絡的第一批設備,現已開始進行測試激勵。隨著開發進度的推進。2.0階段,UtilityNet將會陸續在以太坊、Solana、波場等知名公鏈上開放測試,并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構建算力生態。3.0階段,構建全球最大的算力池,同時接入算力調度網絡,拓展應用落地,賦能千行百業:包括web3應用、AIGC生態、元宇宙、互聯網、交通、工業、金融、政務系統等。
多方評測,選擇算能產品SG6服務器
UtilityNet定位高性能分布式智算網絡,“高性能”代表了高水平的算力產品能力,也是長期以來AI算力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所以UtilityNet對接入網絡的硬件設備有更高的要求,即從算力規格、算力規模、基礎功能指標、算力指標、算力可管理性、算力易用性等不同維度,評測算力產品的功能與性能指標。
算豐智算服務器SG6搭載算豐智算芯片BM1684,是面向AI推理的高密度服務器。高效適配市場上所有AI算法,實現視頻結構化、人臉識 別、行為分析、狀態監測等應用,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 智慧金融、智慧電信、智慧工業等領域進行AI賦能。它是算能科技公司承續了比特大陸在 AI 領域沉淀多年的技術所研發出來的產品,是UtilityNet經過對多種服務器多輪測試而最終選定的產品。也是符合未來智算網絡搭建的整體規劃。同時,相信算能科技承續了比特大陸在在 AI 領域沉淀多年的技術、專利、產品和客戶后的技術實力、供應鏈實力、解決方案能力等優勢,對UtilityNet的整體發展和全球化布局將帶來超乎想象的助力。
UtilityNet在近期爆火的AIGC生態以及元宇宙、WEB3領域充當的角色
從前段時間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的AI繪畫,到最近火爆全網的CharGPT,2022年的互聯網行業為我們貢獻了無數新鮮點子和妙哉的應用,始終令人回味無窮?;厥走@一年,我們好像并沒有見證新的“殺手級”應用誕生;但仔細回味,技術創新的種子從未停止生長和醞釀,由多樣算力所催生的應用變革也仿佛無處不在?;蛟S,這才是算力與互聯網相互交織、相互助力的新常態;
AIGC生態、Web3和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算力基礎設施網絡,UtilityNet旨在構建一個為AIGC生態、Web3 和元宇宙賦能的基礎設施,來解決當下數字時代生態的一個痛點:通過提供強大、低延遲、具有成本效益和可靠的計算資源,以便開發人員可以輕松地,并且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部署 DAPP,以滿足AIGC生態、Web3/Metaverse等應用程序不斷增長的對算力的需求。
作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之一,UtilityNet致力于為數字世界提供一流算力,驅動算力時代的新浪潮,讓信任變得更簡單。為全球用戶提供更高效、更節能、更安靜的算力體驗集成,也標志著將極大地降低AIGC生態、Web3 和元宇宙的訪問門檻。
UtilityNet在商用落地上的市場空間?
當前,全球計算產業正步入黃金時代。據IDC預測,全球計算產業投資空間預計到2023年實現1.14萬億美元。未來,智算中心將圍繞開放標準、集約高效、普適普惠三個原則開展建設,并呈現出三個主要趨勢:更加開放多元的架構與標準體系;通過算力、算法的基建化和一體化,讓服務更高效;建立智算生態,讓智算中心更好用。
據OpenAI 發布的分析報告,自2012 年以來,人工智能訓練任務中使用的算力呈指數級增長,需求增長了超過30萬倍,每 3.5個月翻一倍。Google brain項目的負責人Jeff Dean此前也在2017年的報告中更是提出“事實證明,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超過現在100萬倍的計算能力,而不是區區幾十倍的增長”。
而且,根據有關機構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的連接數將達到千億量級,全球年新增的數據量將達到1800億TB。在這個背景下,算力已經成為比流量更加寶貴的基礎資源。所以,我們不難計算,算力超級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規模。
UNC代幣未來的價值
在全球數據流量迅速增長以及公有云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近 10 年來全球算力的增長明顯滯后于數據的增長。同時,伴隨智能汽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催生的大量數據需求,算力缺口持續顯現。
人類社會從動力時代向算力時代加速演進成為大勢所趨,算力加快工業、農業和服務業走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日益優化的高性能計算使得數據價值被充分挖掘并使用,從而推動大規模制造升級為大規模定制、農作物生產開始出現智能預測以及服務領域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其次,算力在數字社會的應用范圍得到不斷拓展,已涉足到醫療、教育、科研、就業、社區服務等各方面。
此外,算力應用正日益由互聯網行業向交通、工業、金融、政務等傳統行業加速滲透,應用場景也從通用場景拓展到行業特定場景,算力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5G以及物聯網的大規模部署使得算力的底層技術能力得到大幅加強,加上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使得智能算力大幅增長,這都將助推算力規模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由此可見,高性能分布式AI算力在未來十年內將是萬億美元規模起步的產業,而UtilityNet作為行業領先的高性能分布式智算網絡,希望在未來幾年內能成為全球分布式算力領域里最專業、最具規模和全生態應用的服務平臺。要完成這個目標,UtilityNet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也將是萬億級。一旦達到如此規模,UtilityNet不斷通縮的Token價值將無與倫比。
算力服務案例
在行業領域,算力投入對制造、交通、醫藥、零售、能源等領域的經濟產出帶動作用較為明顯。例如在生物醫藥領域,算力提升使得基因測序時長從 13年縮短到1天,新藥研發鑒定周期從5000天縮短到了100天;在天氣預報領域,算力的發展把天氣預報準確率從過去的21.8%提高到了現在的90%;在工業生產領域,把整個生產流程在數字世界中重建,通過仿真模擬進行優化使得生產效率提高了30%。算力已成為當下提升數字經濟活力和推動企業轉型的關鍵指標。
未來,隨著行業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算力將輻射到現代農業、智能家居、智慧電力等多個不同領域,應用于現代農業中的產品分揀、農作物監測, 智能家居中的家庭安保,以及智慧電力中的電力巡檢等場景。整體來看,算力將逐步深入到更多的傳統行業,且從通用場景開始滲透到更多行業特定場景。
以終為始,生生不息
2023年,是時代級機遇與挑戰交織的一年。
一方面我們深刻的感知到,隨著硬科技創新、產學研轉化、全新冪集創新周期的到來,一場關于數字化、智能化的機器革命,正在加速落地。
但另一方面,全球風云波云詭譎,技術創新也來到深水區,內外交織的挑戰比以往來得更加嚴峻。
于是關乎本源、關于終局的思考求解,要比以往更加迫切:
科技發展的起伏周期,如何穿越?
是終極場景倒推技術創新,所誕生的新場景、新物種、新應用?還是順勢而為下的新計算、新方案、新價值?亦或是以一敵百,堅定的技術創新信念者?
讓算力更好的流動起來,使得具備不同需求的人能夠給獲取不同的算力——滿足日常所需,可以獲得性價比更高的算力,最大化的激發數據價值和算力效率,為人類社會再一次的工業革命以及文明躍升奠定堅實的AI算力基礎。
UtilityNet的發起者用他們過去的積淀積累,做出對世界文明躍升的努力。而這些也只不過眾多智能技術變革的前行路徑的一撮,未來真正的美好,還需要更多人參與創造。